联系方式
地址
返回顶部

智慧导览系统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020)83348406
无障碍 | 简体 | 繁体

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咨询热线:(020)83348406
无障碍 | 简体 | 繁体
南越国宫署遗址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17时18分06秒 字体大小:【  

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1995年至今,该遗址内发掘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证实这一带两千年来一直是岭南的政治中枢。

一、南越国简史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是约公元前204 年至前111 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南越国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8 年,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 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越人的顽强反抗,被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前214 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首任郡尉任嚣以番禺为郡治,主持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为广州建城之始。城池规模较小,范围为现今仓边路以西的儿童公园、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财政厅一带。当时珠江海水咸潮可涌至番禺城下,任嚣依山傍水筑城,目的是防御外敌入侵。

      公元前209 年,中原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公元前208 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公元前206 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4 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 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诸侯王国”。公元前183 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公元前179 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公元前113 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公元前112 年,汉武帝出兵10 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公元前111 年灭南越国。南越国共存在93 年,历经五代君主。


二、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 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 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遗址中出土大批“万岁”瓦当、印花铺地砖、绳纹板瓦、筒瓦、八棱栏杆石柱等陶、石质建筑构件,以及铁斧、铁凿、错金铁剑、铜镞、鎏金半两铜钱等遗物。

(一)“万岁”瓦当。

      南越国宫署遗址发现的“万岁”瓦当在宫殿檐口有遮朽功能,以夹砂灰陶制作,质地坚硬,当面无界格,文字外绕两道弦纹,窄边轮,边缘比当面文字略高,当径17.6-15.5、厚1.2-0.6 厘米。“万岁”瓦当表面或残留有朱砂痕迹,或施较薄的青釉。南越国史的文献资料没有记录都城的建造时间,却有西汉灭南越国的确切时间,因此可用废弃时的建筑材料来判断南越国宫殿建筑的时代。《史记》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年)火烧南越国番禺都城,南越国都城变为废墟的记载。考古实物与文字记载二者在此互为证明。

(二)中国第一大砖。

      铺地砖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最早烧制砖瓦出现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战国时期在大型建筑中以薄砖铺地。秦汉时期,砖瓦烧制工艺、生产规模、品种、装饰花纹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人们逐渐以“秦砖汉瓦”来称赞这一时期建筑的辉煌。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地层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南越国时被废弃的建筑材料,残砖断瓦印证了两千年的时代岁月,尤其是出土的大方砖引起了人们的惊叹。这些大方砖基本完整,灰白色,体型大而且厚重,砖正面戳有等距离的圆孔。经过测量,砖的边长接近95 厘米,厚约16 厘米,重达150 公斤。铺地大方砖特点有二:一个是大砖正面布满了圆孔。砖孔口大底小,呈锥形,大孔径3-4.6 厘米,小圆孔径1.1-1.7 厘米,从正面可以穿透至砖的背面。砖面圆孔以对角线等距离分布,最长距离达10 个孔,最少2 个孔;若圆孔呈水平排列,则对应等距离错位有5 个孔。砖四周侧面均戳有锥形孔5 个,孔径与正面相近,因距离长的原因,锥形底孔无法穿透到砖的侧面。砖面的圆孔在铺地时以圆锥大孔朝下,小孔面朝上。比圆孔大砖尺幅要小的菱纹地砖背面也发现戳有等距离的小圆孔,却仅穿透砖体的一半,还有宫格纹长方砖也有正面戳圆孔的现象。这些孔的作用和大砖的制作和烧造工艺有关。铺地大方砖第二个特点是尺幅大、体量重。南越国铺地长方形砖长71 厘米、宽46 厘米、厚10 厘米,比例尺寸接近4:2:1,砖的规格和模式整体都接近或超过秦汉中原地区一倍。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大方砖边长最长为96 厘米,厚度16厘米,如果按照汉尺23.33 厘米计算,长约合4.2 尺,厚约0.7 尺,尺幅超过众多宫殿建筑的铺地砖,可称秦汉考古发现的第一大砖。砖的重量取决于砖的体积和密度,第一大砖重达150 公斤。这样特大型厚重的印花铺地砖,在国内发现的秦汉遗址中,尚属首见,可见南越国宫殿规模宏伟之一斑。

(三)石刻。

      在南越国宫署遗址池壁的南坡和西坡呈冰裂纹铺砌的石板上均发现刻有文字。其中南坡近西头的一块石板上有一秦隶“蕃”字,长25 厘米、宽19厘米。蕃即番禺的简称,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铜器有9 件鼎、刻有“蕃禺”或“蕃”字可证。蕃禺是秦置南海郡的属县,为南海郡治,又是南越国的都城。此“蕃”字刻石应为南越国的蕃禺工官(或为当时主持营造工程的将作大匠)所刻的标记。此外,遗址南坡的西头还发现“睆”、“阅”等字,西坡有“北诸郎”5 字竖行,同属秦隶。这是岭南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另外,在板瓦中发现有“公”、“官”字印戳,还有“万岁”瓦当,在一块印花砖中,有“左官帑縥”戳印陶文。

(四)木简。

      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木简。2004 年11 月~2005 年1 月,在遗址的一口井内清理出100 多枚南越国木简。木简均为木质,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2.4 厘米、厚0.1-0.2 厘米。简上文字均为墨书,字数不等。经初步考证,这批木简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反映了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如宫室管理、职官制度、法律条文等,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文献价值。


三、曲流石渠遗址

      1997 年,在原市文化局大院,外商计划兴建5l 层信德文化广场。在地下3~5 米处发现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长180 多米,已发掘4000 平方米,是一处人工园林水景。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渠底密铺黑色卵石。东部有弯月形石池,池底发现几百个龟鳖残骸,说明这是养龟鳖的水池,可能是赵佗喜食龟鳖,寓意长寿百岁。西部有石板平桥和步石,外连曲廊。弯曲石渠当中有两个用以限水和阻水的渠陂,以形成碧波和粼粼水景。在石渠中发现有果核和树叶,可见御苑当时有种植水果和花卉。石渠连接大型蓄水池引水,水渠由东北而南,再曲折向西,并有木质暗槽出口排水入珠江,保持水流长年不断。在御花苑遗址共有7 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发现秦、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

      在遗址现场建一条1.8 米走廊供静态俯看欣赏。其上建一座不超过18 米高的保护性上盖建筑,顶层露天平台与底层遗址相对应,以现代手法复原2200 多年前御花苑面貌。溪流、小桥、芳草、碧树一一展现,供观众动态穿行游览。池壁石板上的“蕃”等文字,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石刻。

      中国古代都是木架构建筑,或砖木结构建筑,而这里类似罗马古城的石构建筑,在中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而曲渠湾流,隔景借景,小巧玲珑,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几何方块对称排列、一览无遗的人造园林风格。这种类似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又结合东方的造园风格,是南越国宫署御苑突出的特色。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秦汉宫苑实例,是中国三大园林流派之一岭南园林的源头。它体现了秦汉时期造园的基本要素和我国古典园林“园必隔、水必曲”的造园精髓,为我们研究两千年前的造园思想、园林设计、造园技术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南汉国宫殿遗址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7 年,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龑在广州称帝,是历史上第二个在广州建都的政权,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国建立后,刘龑仿效唐朝建立百官机构和礼仪制度,采取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注重地方经济建设,强盛时拥有今广东、广西、海南和湖南南部等地。南汉历三世五主,至宋开宝四年(公元971 年)为宋所灭,共55 年。

      南汉政权虽然短暂,但对宫殿的大规模修缮建设就达三四次之多,对广州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刘龑大举兴建宫殿和池苑,“悉聚南海珍宝,以为玉堂珠殿”,说明南汉王宫气势恢宏,殿宇装饰丰富多彩、豪华富丽。在今省财政厅、原儿童公园、中山路一带,曾兴建秀华宫、景福宫等十余座宫殿。此外,南汉皇帝在城外还建有离宫别馆和池苑。

      近年来,在广州市中心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陆续揭开了南汉王宫的遗迹,证实了其核心区就在今天北京路一带。其中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内,已先后发现了三处南汉国宫殿遗迹,按顺序编号为一号、二号和三号宫殿。考古发现的宫殿遗迹分布密集,规模宏大,砌筑讲究,从中可领略昔日南汉王宫的雄伟壮观。考古发掘发现南汉王宫遗址有东西三列、南北四排共11 个磉墩(宫殿的柱基),每个磉墩边长近3 米。据此可确定宫殿的进深为三间。发掘现场的殿基南面是殿前广场,其东侧有一宽6.1 米的登殿台阶。北面为庭院,地面铺花纹砖,庭院东南有一台阶踏步通向东回廊。东回廊宽14 米,进深三间,廊内地面和柱础石保存较为完好,殿基东侧南面有门与东廊相通。专家分析,这座宫殿在当年一定是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东回廊地面是两种不同的地台砖,上层砖呈长方形,规格为20 厘米~30 厘米,底下一层呈正方形,每个边长40 厘米。专家分析,上下不同规格的地台砖,说明南汉王朝统治的55 年期间,回廊地面也经过了几次修整。

      挖掘出来的南汉王宫宏伟华丽显“大唐遗风”。观察挖掘出来的陶瓷碗、杯,在碗杯的底部,写有“掌要局”、“官”的字迹。“掌要局”很可能就是类似今天掌握机要秘密的部门。据史料记载,南汉王朝曾在都城建造大批宏伟华丽的宫殿。专家推断:“目前发现的这座宫殿,从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和气势来看,很可能是南汉皇帝朝政的大殿之一”。

此外,已发掘的遗址北面庭院地砖“蝶恋花——蝴蝶牡丹”,每个边长36厘米,表面的菱形方格内饰四只飞舞的蝴蝶,边角饰折枝牡丹,寓意吉祥华贵,做工精美,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两种图案装饰的运用,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在二进的室内地面,还东西排列着4 个大小一致的莲花瓣无底缸大坑,每个大坑底部直径约0.8 米,高度近0.8 米。坑的周边是无底的陶瓷缸,底部铺砖,缸的顶部外墙为莲花瓣花纹。经论证,无底陶瓷缸为南海所产。这些莲花瓣无底缸具体有什么用途,仍是未解的谜团。


五、水井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历朝文化遗存层层叠压,是秦汉郡治、六朝衙署、隋唐都会、宋元督府、明清布政司署的所在地。自1995 年以来在此共发现500 多口水井,年代从2000 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有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篾圈井和陶圈井,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特别有趣的是那八卦砖井,八行竖砖间砌横砖,成八卦之状,可见古人已懂得这种刚性力学结构之原理,其筑井技术水平确实很高。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在国内的大遗址里极为罕见,可以说是广州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逢周一闭馆

      公交:10路 183路 190路 1路 219路 236路 3路 541路 544路 66石湖班车 66路 B8路等

      地铁:1号线(农讲所D/A出口,公园前F/D出口)        

      电话:020-838965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