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编第一次经过文明路时,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被一栋西方古典柱式构造的建筑物所吸引,29米高的瞭望塔,颇有欧陆建筑风格的塔身,与周边的骑楼虽有不同,却无不彰显着它的别致……走在文明路上,如果你像路过其他公安消防驻地那样匆匆走过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也许你错过的不仅是帅气的消防官兵,还有广州火烛鬼的百年“活历史”。
一、火烛鬼与火烛车
广州的消防史说起来已有100多年了。以前,广州建筑比较密集,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火灾频频发生。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救火队”(即今天的消防队)。在粤语中,广州坊间把火警叫做“火烛”,因此把消防员叫做“火烛鬼”(直到今天,香港电视剧中仍沿用此叫法),把消防车叫做“火烛车”。当时救火队里设有马房,养着一匹大队长专用的马。出队救火的时候,队长骑在马上跑在前面指挥,旁边跟着一名小号手吹号报警,其余队员担着水枪、斧头、钢铲等灭火工具跟在后边奔跑,在大街小巷里去失火地点救火。那时的老百姓一听到号警声都会跑出来围观,小孩子随队叫喊嬉闹。最早期的“火烛车”只是一台水泵,没有动力驱动,由马拉或人拖,一到起火地点,就近找到水塘或水井(过去的广州农田水塘、水井遍布),把帆布喉插入水中,然后4人合力压泵,水柱可射至两层楼高。那时广州的消防灭火全靠人力,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如清末民初的九曜坊大火、火烧十三行等,都因救援不及而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清末广州救火队
清末老式救火车
二、广州第一个消防总署
1924年,广州成立第一个消防总署,由英国留学归来的陈墨香担任总署长。陈墨香上任后,大量吸收了英国当时最先进的消防理念,从服装、设备、建楼等方面全面改善了旧时的消防面貌。首先,让消防员脱下清朝时期无防水功能的褂子,穿上了保暖又防水,连水枪都射不进的消防制服。其次,添置了大量先进的消防设备,除机动救火机、运输车、救护车外,还特意购入6辆用链条传动的德国进口“奔驰”救火车和一艘配有45支水炮的消防舰“景华舰”。此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建成了一幢广州最早的消防大楼,即现在的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从此,广州消防进入“现代”阶段,消防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消防头盔
从国外运来广州的第一套消防设备
1927年冬,陈墨香邀请当时活跃在广州的著名的美国建筑师、沙面建筑之父查尔斯·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设计,参照当时英国消防建筑结构,建造了一栋仿西方古典罗马柱式构造的消防总署大楼。大楼坐北朝南,楼高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为851平方米。大楼的前部为礼堂车场,后面是浴室厨房,左为储藏室,右为队警所,集公厅、会客室、长官室等场所,大楼以东辟为训练用的操场。消防总署大楼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高达29.4米的三层瞭望塔,是当时广州第一高楼。只要身处瞭望塔,整个广州城可一览无余。该塔邻近繁华的永汉路(即现在的北京路),地处广州商业核心地段,极大方便了救火行动。一旦观察到火情,瞭望员就会拉响警铃,并通过竹筒向下通报火灾地点,消防员可立即出动救火。
民国时期的消防总署大楼
三、“活雷达”守护全城
尽管有瞭望塔,消防员还是需要24小时凭借肉眼来观察火情。据老消防员回忆,塔顶四面通透,狂风劲吹,每到寒冬黑夜,瞭望员身裹军大衣,脚蹬棉鞋仍冻得跺脚直跳,还得睁大眼睛提高警惕,毫不放松四面八方可能出现的火情;一到夏天,这里又变成空中火炉,酷热难耐,汗流浃背。不问春夏秋冬,消防员始终坚守岗位,全靠一个望远镜练就火眼金睛,哪怕在茫茫黑夜,也能及时发现险情。有经验的瞭望员甚至还可以精确地说出内街小巷的具体位置,誉为消防“活雷达”。曾经有一位名叫崔钦凭的值班消防员,就是在瞭望塔上用肉眼发现了远在南海的一家火柴厂有“火情”,立即通报并派出消防员到场救援。因此在民国时期,消防总署就是广州的消防指挥中心。以此为据点,一代又一代广州火烛鬼,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用生命守护广州全城百姓平安。
1937年,日军入侵广州,陈墨香出走避难,消防总署被日军接管,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广州消防进入了—段停顿不前,甚至倒退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广州市消防局的办公场所。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快速发展,高楼建筑拔地而起,瞭望塔视线受阻,难以再继续观察火情,1982年,瞭望塔结束其使命,成为见证广州消防史的“古董”。1983年,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在瞭望塔东侧新建一栋高14层的办公大楼,以广州市消防通讯调度指挥中心取代了瞭望塔。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作为民国时期广州第一个参照英国式消防建筑的现代化的消防机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2002年7月,该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继续延作消防队驻地,承担着城市救援、全方位服务社区居民的任务。同时,消防局旧址还利用地处北京路和文明路交汇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消防站开放活动,设置图片展览和宣传片播放区、消防车辆展示区、消防常规和特种器材展示区、高空逃生体验区、灭火演练区等区域,向市民宣传消防知识。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47号
开放时间:原则上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开放,每年五一、国庆等假期
以及“119”消防日视情况增加一次开放时间。
交通指引:搭乘公交车至北京路口站,下车后往东步行约5分钟。
搭乘地铁6号线至北京路站,出站后步行约8分钟。
部分资料、图片来源: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越秀区文广新局、《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越秀区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