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
返回顶部

智慧导览系统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 | 简体 | 繁体

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无障碍 | 简体 | 繁体
华嘉先生文艺回顾展||再不来,你就要错过这次超赞的艺术品展览了!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5日16时12分07秒 文章来源: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 字体大小:【  

 

图片1

华嘉先生文艺回顾展

展期:2019年3月30日——2019年4月26日

                                                        时间:10:00 —18:00

          地址北京路府学西街A06-07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公司

此次展览为公益性展览

展出的作品十分珍贵且罕见

抓紧时间到府学西街观看本次展览吧!

 PS: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经常都会有精彩的艺术品展览,详情请留意官方公布的消息!

 

 此次文艺回顾展是展览华嘉先生前所收藏的书画、文学手稿、信札、工作日记、出版著作、文房用品、老照片等珍贵藏品。

      

图片3 

一楼展示厅

图片4 

二楼展示厅

此次展览的作品,如郭沫若、茅盾、蔡楚生、欧阳予倩等难得一见的墨迹,关山月与黎雄才四十年代创作的绘画作品甚是罕见,黄永玉、黄新波等版画精品、速写小品让人大开眼界,还有罗家宝、马师曾等戏剧名家绘画、信札也是少见的珍品。同时,华嘉的文学手稿、工作日记、著作书籍、文房用品、旧照等皆悉数展出,别具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415155239

微信图片_20190415155245

 

     微信图片_20190415155252      

部分展览作品


华嘉(1915--1996),原名邝剑平,笔名明之广东省南海人现代作家。抗战爆发前,参加上海青年文艺界救国会工作,并从事创作。抗战爆发后,担任广州《救亡日报》战地通讯员。1938年冬,由江西南浔前线辗转抵达桂林。元旦前夕到南宁,在尚实中学任教,并参加南宁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筹办出版《大地》(共三期)。1939年8月初奉调离开南宁赴桂林任《救亡日报》(桂林版)记者。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被迫离桂赴港,任《华商报》记者。

1942年2月返桂,至1944年9月初桂林大疏散时,离桂撤住黔、渝1946年下半年起赴港,任《华商报》副刊编辑,同黄新波、陈实、黄秋耘等创办“人间书屋”,编辑出版《人间文丛》、《人间译丛》、《人间诗丛》等丛书。1949年后历任《南方日报》副刊主编,华南文联秘书长,华南文学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广东省文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党组书记、主席,广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冬去春来》,散文集《海的遥望》《奔流集》《满城风雨》《华嘉散文选》,评论集《春耕集》《门外戏品》《论方言文艺》,小说集《复员图》等。

图片5 

    年轻时期的华嘉,摄于1941年香港《华商报》

在他的领导下,珠江电影厂仅两年多便建设完成,并陆续拍摄了《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等电影佳作;同时创建羊城话剧团”,发展戏剧表演文化如《羊城暗哨》《搜书院》《山乡风云》《刘胡兰》等等。80年代起,创立了“广州画院”、“广州市粤剧粤曲学会”等文艺团体,为美术界、戏剧界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6

  华嘉先生著作一览表

华嘉在抗战时期对文艺发展作出深远影响的三件重要事件:一是华嘉在《救亡日报》当记者,撰写了一篇影响甚大的访问记《活跃江南的游击军──访叶挺将军》;既概述了新四军的作战特色、又剖析了游击区的经济状况、点评新四军的政治工作、还介绍了当前国际形势等方方面面,而且进一步认清了国际形势,鼓舞人心颇有意义;二是1944年华嘉参加西南剧展十人评议团,其成员有田汉、华嘉、秦牧、孟超、秦似、周钢鸣、陈迩冬、洪遒、韩北屏、骆宾基等。华嘉以明之的笔名,发表了《论〈油漆未干〉》《〈茶花女〉的粤语演出》等多篇剧评,对鼓动群众的抗战热情与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也有积极的影响。三是19448月,衡阳将陷,桂林濒危,民众开始紧急疏散。华嘉参加了由田汉率领、陈残云为队长的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队,担任秘书,勇敢地北上火线宣传抗日。

《华嘉文集》里的《香港之战》是见证抗战时期香港沦陷”的唯一长篇报告文学。

图片7

 

地址:北京路天河城百货后面府学西街A06-A07

 

图片8 



图文来源: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公司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