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
人文

惠能
(一作慧能,638~713)
中国佛教禅宗南派创始人。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幼年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不识字,一日闻人诵《金刚经》有所悟,北上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东山寺,从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作行者,服杂役。以悟道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受禅宗衣钵,是为六祖。历诸多劫难,遁身于怀集、四会一带达16年。唐仪凤元年(676),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以著名的“风幡之辩” 一鸣惊人,出示衣钵,剃度受戒,开坛讲经。后到曹溪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倡导顿悟法门,创立禅宗南派。居曹溪36年,先后婉却武则天与唐中宗征召。圆寂于新州国恩寺。弟子迎其真身归曹溪宝林寺,供人瞻仰,保存至今。门人法海等集其言行纂成《六祖坛经》,为禅宗重要经典。
禅宗主张修习禅定,以彻见心性本源为宗旨。惠能认为修行在净心与自悟,主张“即心即佛”与“当机顿悟”,即顿悟成佛,将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平民化,最后完善了禅宗理论。弟子衍为五家七宗。南宋后,临济、曹洞二宗盛行,并传至日本、朝鲜与东南亚国家。
今广州市光孝寺有纪念惠能的六祖殿和瘗发塔,六榕寺有始建于北宋的六祖堂和铸于南宋的六祖铜像。